中国在这项计划中的角色尤为引人关注。作为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足球市场之一,中国若能成为东道主之一,无疑会极大提升世界杯的商业吸引力。但问题在于,中国足协近年来对联合申办的态度并不积极。2018年,韩国曾提议与中国、朝鲜共同申办2023年亚洲杯,但被中方婉拒。如今面对2046世界杯的邀约,中国足协是否会改变策略?目前来看,球迷意见分歧不小——有人觉得联办是国足重返世界杯的最快途径,毕竟以目前的实力,想靠预选赛出线几乎不可能;但也有人认为,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申办,没必要“搭伙”办赛,否则可能沦为配角。

东南亚四国的加入则让整个计划更具可行性。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尼和越南近年来足球热度不断攀升,尤其是越南,在青训和归化球员方面投入巨大,国家队成绩进步明显。如果能借世界杯东风推动本国足球发展,对这些国家来说无疑是重大机遇。不过,七国联办的后勤挑战也不容忽视,签证、交通、安保、赛程安排,每一项都是难题。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,两国尚且因为决赛举办地等问题产生摩擦,如今七个国家协调起来,难度可想而知。

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国际足联的态度。近年来,世界杯申办越来越倾向于“多国联办”模式,比如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、2030年横跨三大洲的六国联办。国际足联显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世界杯的影响力,同时降低单一国家的承办压力。因此,亚洲七国联办的构想,理论上符合这一趋势。但问题在于,2046年世界杯的申办竞争尚未正式开始,未来是否会有其他大洲的强劲对手出现,仍是未知数。

总体来看,日本牵头七国联办2046世界杯的计划,既展现了亚洲足球的野心,也暴露了现实中的种种挑战。对于中国而言,是否参与其中,不仅关乎世界杯的短期利益,更涉及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路径。而对于整个亚洲足球来说,这或许是一次难得的团结机会,但能否真正落地,还得看各国足协的协调能力和国际足联的最终选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